蝉 |
|
作者:翟永立 | 2017/7/30 19:24:54 | 浏览:763 |
晚上,在公园里散步,远远地望见最北端的小树林里,萤火闪烁,颇为壮观。及至近前,始知是一群大人带着孩子们,在用手机照明捉蝉。 蝉属昆虫,有2000多种,我们通常说的蝉,学名蚱蝉,俗称知了。蝉卵发育成幼虫即若虫,需在地下蛰伏3年或7年,发育成成虫,有的种类的蝉甚至要在地下等上17年才能扒开洞穴,见到光明。蝉一般在黄昏时破土,爬到树上或高处,蜕皮羽化。这主要是为了躲避天敌,增加成虫的生存几率。蝉的天敌主要是食肉的鸟类,当然也包括猫、狗和人类。侥幸躲过一劫的蝉,趁着夜色完成“金蝉脱壳”,成为会飞会鸣叫的知了(只有雄性的知了会叫)。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吃蝉。每年的夏天,是蝉的活跃期,无数只蝉从地面冒出,开始短暂的夏日生活,羽化后的蝉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时光。当夜幕降临,我便手持手电筒,村里村外转上半夜,捉回不少的蝉。有时,会趁雨后,泥土松软的时候,带上一把铁铲,把空地上的土成片地翻一遍,也会有不错的收获。我把捉回的蝉,小心地剥去外面的硬壳,交给母亲,用油煎炸以后,便是一道可口的美味。 长大后,到城里工作,地表多是水泥地坪和柏油路面,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少,没有羽化的蝉并不多见。但知了的叫声夏日还是随处可以听得到的,蝉有翅膀这个交通工具,能随意飞到它想去的地方。 蝉不但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它脱下的外衣—蝉蜕,亦是上好的中药,有辛凉解表等功效,经常有人到乡下收购的。 我已多年没有吃到蝉了。一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压缩蝉的生存空间;二是觉得蝉好歹也是一种生命,野生的蝉,即使是害虫,也不得随意捕食。大自然有大自然的法则,对地球而言,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上一篇 【陆璐诗草】透过后窗看到的黄蓝
下一篇 心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