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组诗·向粮食致敬-李天明-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凌晨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人简介
姓    名:  李天明
性    别:  男
笔    名:  
发表作品:  82
赠送礼物:  赠 送
 
        诗人网刊
更多>>
第一百零六期
第一百零五期
第一百零四期
第一百零三期
第一百零二期
第一百零一期
第一百期
第九十九期
第九十八期
第九十七期
第九十六期
第九十五期
 
          旧体诗
 
         七律组诗·向粮食致敬
             作者:李天明 | 2016/6/2 2:31:41 | 浏览:830

0

一、向粮食致敬

1、稷
昔打梿枷敲脱粒,毛驴驭碾眼承蒙。
今知谷子曾名稷,明白于菟亦称虫。
小米黄河千载粟,中华青史万年功。
粥汤催奶婴儿壮,捞饭维生补脑聪。

2、黍
糜面馍馍就苦茶,烟熏火燎暖人家。
笑拿脆枣蒸糕面,喜过丰年鼓陕娃。
吴起金波香米酒,红军丽曲恸山花。
食无我黍东征难,抗日烽烟勇士咤。

3、菽
豆子花生粮里肉,长存菽水孝萱吟。
正心黑白为君数,健体青黄做酱斟。
腐竹高安唐代盛,燃萁曹植魏王淫。
林彪打仗不离此,藿食轻擒肉食琛。

4、麻
何者苍龙毛缚住,天工造物一麻鞋。
麻鞋直上凌霄殿,鱼网张开大海怀。
粮袋归仓绳索系,诏书宣布袜军差。
两瓯麻粥来皇乳,二岁婴儿太祖乖。

5、稻
可种江南低湿地,长江溯上北方来。
袁隆平育培如子,毛泽东匡举是才。
产量超常民肚饱,功勋卓著食琼瑰。
继承稷谷丰今世,诺奖缘何不碰杯。

以上是自古土生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主要粮食和农作物,所以向老祖宗们致敬!以下是引进的外来粮食和农作物,所以向外来者学习!

二、向粮食学习

6、麦
波斯有种名芒谷,远嫁中华伉俪荣。
滚滚之浪殷亩熟,芃芃其麦鄘风馨。
开封包子神宗品,太学馒头彦士铭。
夏日河南收获景,机声喜喜做歌听。

7、玉米
——又叫番谷
哥伦布古巴初识,番谷情
一路随。
除却五洲不思嫁,曾经四海已成炊。
明朝广种中华地,当代精耕盛世时。
引进交流同富裕,全球合作道途丽。

8、马铃薯
土豆熟了牛肉煮,翻天覆地是毛公。
花如马脖铃铛响,蛋在窝中稿壤蒙。
色白本源英国种,皮薄末节禹城风。
平民贵胄皆精食,洋芋偏从土里雄。

9、高粱
经年不见忆高粱,红色儿时穗溢香。
蜀黍俗名常吆喝,坨坨美食也徜徉。
小川诗作青纱帐,莫言家族诺奖章。
祖籍非洲呈黑褐,第三世界落风霜。

(坨坨指小时候蜀黍面烙的一种厚实的馍馍,乡民叫滚坨。家族指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五部曲

上一篇  秘密

下一篇  秋燕子


2016/6/2 10:06:25
  《诗经•墉风》 邶、墉、卫都是河南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墉(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嗾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号卫君。 卫国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自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到懿公时,更加腐败不堪。公元前六六○年为狄人所灭。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残部南渡黄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重建卫国。《载驰》、《定之方中》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邶、墉二地早已并入卫国,为什么卫诗还冠以其名呢?自汉以来议论纷纷,没有定论。近人一般认为,因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的四分之一,所以编者将部分诗编入邶、墉之下。但是这一说法仍有疑问。查今本《诗经》,邶诗十九首、墉诗十首、卫诗十首,为什么分得如此不平均呢?这很难说编者只是偶然为之,而无别的原因。因此这一说法仍属于猜测罢了。 邶、墉、卫三诗大部分难确定具体时代,大致说来西周末东周初的诗居多数。
李天明 [跟评]
2016/6/2 13:26:03
  七律的节奏一般是|2|2||2|1|或者|2|2||1|2|,但在需要写像人名这样的三字意时,只得变通。
李天明 [跟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