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国诗话-中金-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晚上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人简介
姓    名:  中金
性    别:  男
笔    名:  中金
发表作品:  104
赠送礼物:  赠 送
 
        诗人网刊
更多>>
第一百零六期
第一百零五期
第一百零四期
第一百零三期
第一百零二期
第一百零一期
第一百期
第九十九期
第九十八期
第九十七期
第九十六期
第九十五期
 
          新诗
 
         槐国诗话
             作者:中金 | 2018/4/12 9:47:19 | 浏览:509

0


槐树 是一个独特的树种

 

最有名的当属国槐

 

国槐木质瓷实 生命力强

 

年轮动辙百年千年

 

承载历史的因缘际会

 

虽历经风雨雷电残技剩干

 

到了春天 依然

 

生发一部纯净的绿

 

巨大的荫蔽 令人

 

发千古幽思  

 

回味槐安国的美梦

 

黄色的米花

 

苦涩中感悟况味人生

 

 

众多槐属中

 

最实用的是刺槐

 

土话中的皂角树和树上的皂角

 

是先人们洗涤生产必备的物品

 

因之而延伸出的工具有

 

棰布石 棒棰

 

收工后 晚饭罢

 

此起彼伏

 

千门万户捣衣声

 

穿越历史走进了诗行

 

成就了词牌

 

皂刺的锋锐 护卫着皂角

 

也惕厉我们的行为  

 

 

槐国最让人上心的

 

非洋槐莫属 打初春开始

 

人们便不自觉地仰首

 

把目光盯上洋槐灰色的枝桠

 

只到新绿如云 一只只

 

白色的蝴蝶带着清雅的香气

 

随风轻扬枝头 洋槐花

 

洋槐花开 是一种生活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饥馑时代 我们拿起

 

钩 镰 刀 枪

 

架起云梯只为一把槐花

 

蒸 煮 煎 炸 炖

 

既是美味 也能

 

祭起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  山里的黄剌玫

下一篇  五月,一个诗人的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 

豫ICP备12011436号-3   豫ICP备12011436号-2   豫ICP备12011436号-1